|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广告
信息搜索

关于山东省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www.chinabidding.org.cn) 第【25985】号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1日

所在地区: 山东
所属行业: 其它
项目内容:
  
——2020年1月18日在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山东省财政厅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省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及其常委会决议,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抓贯彻、抓执行、抓推进、抓见效,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级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全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较好地完成了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1827.88亿元,其中:当年收入6526.6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比上年增长0.6%,剔除减税降费等因素后可比增长13.6%;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2966.82亿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227.51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17.08亿元,调入资金等1184.29亿元,上年结转收入405.54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1423.44亿元,其中:当年支出10736.82亿元,完成预算的102.4%,增长6.3%;上解中央支出等686.62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404.44亿元。

  2019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302.84亿元,其中:当年收入235.5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7.6%,比上年下降0.3%;上年结转收入84.87亿元,转移支付收入2290.86亿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147.51亿元,税收返还及市县上解等收入1544.07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4250.95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1073.0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增长18.1%;省对下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及新增一般债券转贷市县支出2875.78亿元,上解中央支出219.78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2.34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51.89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总收入8952.16亿元,其中:当年收入6742.71亿元,完成预算的103.3%,比上年增长12.4%;中央转移支付收入59.9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1635亿元,上年结转收入及调入资金等514.5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总支出8341.99亿元,其中:当年支出7527.43亿元,完成预算的104.3%,增长12.2%;调出资金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14.56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610.17亿元。

  2019年,省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565.45亿元,其中:当年收入86.62亿元,完成预算的88.1%,比上年增长20.2%;中央转移支付收入及市县上解收入等62.7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1404亿元,上年结转收入12.12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556.07亿元,其中:当年支出107.04亿元,完成预算的102.6%,增长50.5%;补助市县及调出资金等108.07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转贷市县支出1340.96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9.38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90.53亿元,其中:当年收入78.84亿元,完成预算的137.8%,比上年增长37.5%;中央转移支付收入1.76亿元,上年结转收入9.93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79.97亿元,其中:当年支出45.29亿元,扣除中央转移支付一次性补助减少等不可比因素后,完成预算的97.8%,增长24.6%;调出资金34.68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10.56亿元。

  2019年,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23.01亿元,其中:当年收入14.07亿元,完成预算的128.6%,增长16.3%;中央转移支付和市县上解收入3.12亿元,上年结转收入5.82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21.29亿元,其中:当年支出13.97亿元,扣除中央转移支付一次性补助减少等不可比因素后,完成预算的93.2%,增长92.1%;调出资金和补助市县支出7.32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1.72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237.72亿元,完成预算的102.3%,比上年增长4.7%。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232.66亿元,完成预算的101.2%,增长17.4%。年末滚存结余5060.6亿元。

  2019年,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425.78亿元,完成预算的102.6%,比上年增长8.3%。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663.8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7%,增长24.1%。年末滚存结余2213.74亿元。

  以上四本预算收支科目增减变化情况,详见《山东省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

  (五)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落实情况

  1.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确保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打实、硬碰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方面,严格落实“规定动作”。深化增值税改革,自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10%的税率降至9%,并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完善抵扣链条,建立起常态化增量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大幅减轻了企业负担,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受益最为明显。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费减免,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优化调整税率结构,落实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另一方面,顶格推出“自选动作”。深挖减税潜力,在权限范围内自行出台了降低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高新技术企业按调整后税额标准的50%执行)、下调6类合同核定征收印花税征收比例、减半征收四类货运车辆车船税税额标准三项政策,并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在各级共同努力下,预计全年实现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500亿元。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改善了市场预期、增强了企业信心,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发展动力显著增强。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216.8万户,增长29%;企业投资积极性明显提高,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个人所得税改革成效显著,全省1600余万人受益,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

  2.加强财税管理,积极化解收支矛盾。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因素带来的财政减收压力,各级多措并举保障财政平稳运行。多方开源“统筹一块”。全口径、一体化编制“四本预算”和政府债务计划并加大预算统筹力度,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达到25%,年终超收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扩大存量资金回收范围,将存量资金收回财政的期限由结转超过2年改为1年,并组织开展存量资金集中清理,切实减少资金沉淀。抓好税收“保障一块”。进一步完善税收保障机制,积极推动涉税信息互联互通,组织开展“有奖发票”活动,全面提升税源管控和税收征管水平,确保依法依规、应收尽收。压减支出“腾挪一块”。省直部门日常公用经费一律压减10%,业务类项目在年初预算压减8%的基础上再压减2%,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实行总额控制,腾出资金用于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等支出。用好债券“弥补一块”。全省共发行政府债券2673.89亿元,其中发行新增债券1862.51亿元,比财政部规定时限提前一个月完成发行任务,并首次发行20年和30年长期债券197亿元。

  3.创新财政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实施八大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用活用好财政政策工具,支持八大发展战略顺利实施。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各级财政多渠道投入1605亿元,保障新旧动能转换“1+5”财政政策体系落实落地。省级科技资金规模达到120亿元,是上年的3.75倍,集中用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领域。建立完善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挂钩的财税利益分配、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财政涉企资金分配“绿色门槛”等制度,激发了各方面加快动能转换积极性。聚焦乡村振兴,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省级整合落实407亿元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带动市县统筹整合资金378亿元,集中用于乡村“五大振兴”的关键环节,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出台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工商资本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累计担保额达到54.4亿元、担保项目2.05万个。聚焦海洋强省建设,统筹整合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71.8亿元,集中投向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重点领域,积极推动海洋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推动打造中高端海洋战略性产业体系。支持港口重组整合,全省港口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聚焦军民融合发展,印发支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财政政策实施意见,细化提出22条财政政策措施,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省级落实资金7亿元,大力扶持跨境电商、海外公共仓等外贸新业态,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成功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国际友城大会等系列重大活动,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聚焦脱贫攻坚,全省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72.78亿元,着力支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向“4个2”重点区域、黄河滩区、48个革命老区县精准投放,滩区居民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聚焦污染防治,全省实现节能环保支出306.44亿元,支持打好“蓝天保卫战”等八场标志性战役,深入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清洁取暖改造、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任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效改善。聚焦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出台隐性债务风险防控三级响应预案和置换融资平台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意见,建立“红橙黄绿”风险等级评定制度,多渠道压减消化隐性债务。2019年,全省隐性债务规模与综合债务率“双下降”,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将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达到79%。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省实现教育支出2155.61亿元,增长7.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20.1%,支持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各级财政共支持新建及改扩建幼儿园5537所,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下降至5.98%。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卫生健康支出911.7亿元,连续第七年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不低于490元提高到520元,降低并统一了全省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并取消封顶线。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3.28亿元,增长15.1%,整合提高了困难老年人补贴和特殊困难群众保障政策标准,月人均增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58元,设立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和困难帮扶基金,发放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和培训补贴,支持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89.82亿元,增长23.6%,支持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巡演和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演出服务,继续推进文体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筹集资金564.64亿元,支持改造棚户区22.4万户、老旧小区20.6万户、农村危房4.4万户,加快构建“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财政保障体系。推动济南市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首批试点城市,三年补助24亿元。关爱基层工作人员,出台加快推进镇街机关“五小”建设、保障基层工作人员加班值班用餐的意见,推动落实县乡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贴补贴待遇,进一步改善基层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积极应对“利奇马”超强台风灾情,多方筹集财政资金24亿元,支持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建设等工作。此外,积极做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扫黑除恶、食品安全等经费保障工作,切实增进群众福祉。

  5.扎实推进财税改革,着力创新财政体制机制。深入开展预算管理改革。实行“抓两头、放中间”,聚焦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压实主管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将省级专项资金由93项整合压减为39项,逐项重新制定管理办法,并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资金合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加强省级预算项目库管理,出台文化场馆运行维护、政务系统运行维护、重点展会布展等省级重点支出标准,并启动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现代预算制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政收入划分,使新增财力在级次之间、地区之间合理配置,推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办法,将17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列入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将省财政直管县范围由20个县(市)调整扩大到41个,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在省市财政的大力帮扶下,41个直管县人均支出水平达到5018元,增长6.7%,高于全省县级平均增幅4.8个百分点,财政困难状况得到缓解。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出台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及部门预算、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绩效管理2个配套办法,建立健全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形成“1+2+N”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选择8个省级部门、8个市、8个县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加大绩效评价力度,2019年省级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资金规模达到6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2%。扎实推进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研究制定《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和省级实施方案,推动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扎实开展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建立国有金融企业财务季报制度,推动国有金融资本做大做强。深化财政投融资改革。出台20条政策措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加快投资运作,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共设立政府投资基金476只,认缴规模6731亿元,基金投资1781亿元。规范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2019年,全省实现PPP投资额5583亿元,增长13.5%,管理库项目数、签约落地项目数、已开工建设项目数等继续领跑全国。成立省投融资担保集团,组建纾困基金,设立应急转贷基金,加大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力度,支持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完善基层“三保”兜底保障机制。省财政安排对下转移支付2505.68亿元,同比增加302.96亿元,增强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能力。建立与基层财力相匹配的民生支出分担机制,减轻了基层民生支出压力。建立县级“三保”实时监控、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县级工资专户管理,有效防范资金支付风险。加快推进财政管理流程再造。对标先进省市,对财政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监管、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等实施流程再造,解决了一批制约财政改革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继2018年推出31项放权措施后,再推33项实招加码“放管服”改革,财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2019年全省财政运行状况总体较好,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减税降费政策性减收因素叠加,财政持续增收面临较大制约;基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三保”压力较大;各级政府面临集中偿债压力,部分区县债务风险居高不下;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不够到位,在事前绩效评估、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绩效指标标准建设方面与先进省市还有差距;一些单位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内控机制不健全,影响了资产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预算草案

  (一)2020年财政收支形势

  总的看,我省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总体判断没有变,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我省发展的积极因素加快集聚,将为财政增收奠定较好基础。但受各方面减收增支因素叠加影响,2020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收入方面,制约财政增收的因素依然较多。主要是全球经济整体下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我省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产业布局正深刻变化,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省动能转换仍处于阵痛期、胶着期,土地、能源消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长期存在,这些都会影响税收的增长。今年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也将对财政增收带来持续影响。支出方面,刚性增支压力不减。2020年国家将进一步提高部分民生政策标准,我省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以及保障教育、养老、就业等重点民生需求,方方面面都需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另外,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弥补社保基金收支缺口等,相关刚性支出大幅增长,各级预算平衡难度很大。

  (二)2020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20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力支持八大发展战略和“六稳”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大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强化财政资金统筹,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贯彻落实上述指导思想,预算编制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重点、非急需、非刚性项目支出,集中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二是深入推进全口径预算一体化编制。把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以及新增政府债券、中央补助资金全部编入预算盘子,加强政策和资金衔接,增强统筹调控能力。三是全面实行零基预算管理。坚持以收定支、量财办事,打破“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对存量基数全部“清零”,严格依据政策排项目、定资金,依据不充分以及非刚性、不急需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四是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支持方式,突出保障重点,切实加大对基层“三保”、农业、教育、科技等领域投入力度。为化解收支矛盾,省级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坚持过“紧日子”,压“一般开支”保“重点项目”。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对日常公用支出、一般业务经费和发展类项目一律压减10%,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优良等次以下的项目压减20%,对投向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资金(不含政策性支出)压减30%,同时不再安排一般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除危房外不再安排办公用房维修改造支出。

  2.加大清理力度,清“到期项目”保“新增支出”。逐条逐项梳理各类预算项目,到期的一律清理收回,全部调整用于落实硬性刚性增支政策。

  3.深挖单位潜力,盘“存量资金”保“增量投入”。对单位各类存量资金进行全面核查,并加大事业基金消化力度,与财政资金统筹安排,用于保障重点项目支出。

  4.用足债券政策,引“远水”解“近渴”。在继续充分用好一般债券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中央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的有利契机,积极通过专项债券支持铁路、机场、重点水利工程等建设。

  5.优化年度安排,以“时间”换“空间”。对需要履行审批立项程序、实施(建设)周期长、跨年度安排的基建、研发等项目,以及预算执行慢、结转大的项目,通过压茬安排、预采购等方式延至以后年度安排,从源头防止“一边急需资金、另一边钱等项目”问题发生。

  6.创新投入方式,以“四两”拨“千斤”。在产业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行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通过阶段性持股、适时退出、循环使用,放大资金使用效果。在财力性转移支付分配领域,坚持保障与激励并重,建立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树立“谁发展质量高、谁得奖励多”的激励导向,充分调动财政困难县乡加快发展、培植财源的积极性。

  (三)2020年全省预算安排意见

  1.一般公共预算。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6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以上,剔除减税降费翘尾等因素,可比口径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0897亿元(含中央补助安排的支出),增长1.5%。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以及上解中央支出等因素后,总收入11319.58亿元,总支出11090.79亿元,结转下年支出228.79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0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6100.3亿元,比上年下降9.5%。当年收入,加上新增专项债务收入、上年结转及中央转移支付收入等因素后,总收入8405.28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8239.6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65.67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0年,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64.72亿元,比上年下降17.9%。当年收入,加上年结转及中央转移支付收入等因素后,总收入80.29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79.1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11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0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375.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689.29亿元,增长8.7%。年末滚存结余4746.78亿元。

  以上收支计划是预期性的,待各级预算经同级人大批准后,我们将及时汇总,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四)2020年省级预算安排意见

  收入安排意见:2020年省级全口径预算总收入安排6293.84亿元。具体安排意见如下:

  1.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4亿元,比上年预算减少30.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20.35亿元,减少14.15亿元,主要是受经济下行和减税翘尾等因素影响;非税收入73.05亿元,减少16.25亿元,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减少,并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土地有偿使用费减少。

  2.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8.78亿元,比上年预算减少4.5亿元。主要是受中央停止部分彩票品种销售因素影响,彩票公益金减收较多。

  3.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3.02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2.07亿元。主要是2020年将省属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4.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82.81亿元(剔除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因素),比上年预算增加155.45亿元。主要是2020年中央调剂金比例由3.5%提高到4%,中央调剂补助地方的资金相应增加。

  5.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2672.65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88.3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2612.46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55.1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5亿元。

  6.市县上解、上年结转及收回各类存量资金等871.67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6.4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858.64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11.31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1.72亿元。

  7.地方政府新增债券1551.51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48.24亿元,与上年实际执行数持平。其中:一般债券147.51亿元,专项债券1404亿元。

  支出安排意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2020年省级全口径预算总支出安排6293.84亿元。其中:部门正常运转支出安排232.39亿元,对市县体制性返还和上解中央支出等621.71亿元,转贷市县专项债券1248亿元,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82.81亿元,重点项目支出3308.93亿元。重点项目支出主要包括:

  1.安排乡村振兴资金655.85亿元。继续整合安排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着力加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投入,带动市县涉农资金整合,集中财力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面落实各项涉农补贴,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扩大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补贴范围,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2.安排科技创新和人才资金136.51亿元。围绕全省科技创新总体布局,重点推动实施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完善科技创新平台财政支持机制,支持重大研究、重大装置、重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引擎。全面落实各项招才引智政策,支持实施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和“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等重大人才战略工程,推动“人才兴鲁”,打造人才强省。

  3.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07.96亿元。大力推动5G技术应用,加快“数字山东”建设,支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大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落实财政支持新旧动能转换“1+5”系列政策,以及开发区体制创新、招商引资、欧亚班列综合奖补等政策,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安排生态环境建设资金99.87亿元。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政策,支持打好污染防治八场标志性战役,完善重点领域补偿机制,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实施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采煤塌陷地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5.安排教育发展资金415.99亿元。实施“基础拨款+绩效拨款+竞争性项目拨款”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加大对重点建设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加大学前教育奖补力度,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基本消除城镇普通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

  6.安排社会保障和文化旅游资金762.91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政策,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支持实施稳就业政策,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筑牢社会保障“托底”防线。支持“好客山东”品牌推广,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精品旅游、体育事业发展。

  7.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86.95亿元。把各项稳投资措施落到实处,重点推动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支持实施普通国省道建设养护,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住房保障和城镇化建设,支持棚户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8.安排公共安全保障资金60.5亿元。支持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建设和安全生产,增强政法基础保障能力,扎实推进平安山东建设,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9.安排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519.32亿元。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实施激励性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革命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政困难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支持基层兜牢“三保”底线。

  10.安排预备费15亿元。

  以上预算安排情况,按现行预算管理规定,分别编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详见《山东省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根据预算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在本草案经本次大会审议批准前,截至1月15日,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41亿元,主要是参照上年同期预算支出数额拨付的本年度省级部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三、确保完成预算任务的工作措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的决战决胜之年。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确保圆满完成预算任务。

  (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盯八大发展战略,强化财政政策集成整合,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优化财政体制导向,将财政分配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成效挂钩,形成“谁发展快、发展好,谁得实惠”的利益分配导向,引导各方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灵活运用政府引导基金、PPP、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方式,吸引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全面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推进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集中财力支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切实增强困难地区和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的能力。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强化民生资金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老百姓身上。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使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财力状况相适应,确保民生保障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三)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各类政府预算统筹衔接,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积极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拓展预决算公开的广度、深度、精度,着力建设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分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动基层发展积极性。深化税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地方税收立法。深化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加强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深化财政工作流程再造,进一步精简流程、提升效能。

  (四)落实落细财政管理措施。完善财源保障机制,充分运用财政大数据应用平台,强化综合治税管费。加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大力推进资产统筹运营和共享共用,提高资产配置使用效率。注重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管住管严扶贫、低保等民生资金,严肃查处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财政资金行为。加大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力度,积极推进地方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扩大省直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各位代表,今年全省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备注: 有意向的供应商可上网注册成为企业会员(会员在线浏览所有采购招标文件),进行预览招标文件。
详情咨询电话: 010-68282024 63486848 83684022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www.chinabidding.org.c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相关项目:
山东高速加密扩容增绿添智2024/4/19
枣庄市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召开2024/3/21
聊城:全力强化要素保障 加速助力重点项目建设2024/3/21
新春走基层|抓项目 忙生产 扩开放——山东龙年开工一线观察2024/2/26
1月第1周临沂商城价格指数环比持平2024/1/1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3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