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打造高水平“数字住建” 引领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27日 08:38
宁夏:打造高水平“数字住建” 引领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宁夏启动实施“数字住建”建设三年行动和“数字住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按照统一布局、集约建设、纵向贯通、横向互联总体思路,打造全区“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底座,不断丰富拓展行业应用,探索构建符合宁夏实际,区、市、县高效协同的“数字住建”工作体系。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字住建”总体布局规划》,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启动实施“数字住建”三年行动和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按照统一布局、集约建设、纵向贯通、横向互联总体思路,统筹建设系统“一张网”、数据“一个库”、住建“一张图”,打造全区“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底座,不断丰富拓展行业应用,探索构建符合宁夏实际,区、市、县高效协同的“数字住建”工作体系。
一、强化“网”的整合,构建行业“一网统管”新格局
“网”的整合是数字化发展必由之路。建设全区“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将既有分散的信息系统纳入统一平台体系,按照“数字住房、数字工程、数字城市、数字村镇”四大板块分区设置,建设纵向贯通自治区、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五级,横向与自治区相关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的住建业务协同体系,构建形成全区住建领域系统“一张网”。
一是工作高效协同。打造全区“数字住建”统一工作门户,制定《“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管理办法》等制度,为各级住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分配账号,通过电子政务网登录一体化平台,按照分权分域规则进行系统操作 ;行业企业和办事群众通过互联网登录一体化平台,在相应系统中办理业务,整体实现“三个一”: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登录入口、工作协同一致,形成上下贯通、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
二是持续有机生长。一体化平台由自治区统建,同时也预留各级主管部门、行业企业不断对其补充完善的空间,保证“一张网”的有机生长。在自治区层面,会根据业务需要持续建设贯穿区、市、县三级的统建系统,并以模块方式加入一体化平台 ;市县两级住建部门在各自的“数字住建”门户,可以接入和新建本地个性化业务系统,对接属地行业企业信息化系统,终将实现自治区全域住建行业“一网统管”。
二、深化“数”的管理,推动服务效能新跃升
“数”是“数字住建”的核心要素和基础资源。依托“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建成区、市、县三级共用的“全区住建行业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用来汇聚住建领域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开展数据综合治理,规范组织实施数据管理和对内对外共享,形成全区住建数据“一个库”体系,为各业务系统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一是完善数据管理标准。全面开展行业数据资源普查与质量评估,厘清各业务数据来源、规模、质量,编制《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据资源目录》,共列入数据目录 10 类、107 项。制定《数据结构与代码标准规范》《数据质量标准规范》等 14 项标准规范,印发《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 8 项管理制度及实施导则,有力提升数据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是推进数据归集和治理。住建领域业务门类多、数据量大,厘清各类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提升数据管理效率和质量。我们从业务对象、业务流程、业务场景三大维度出发,构建起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三层数据库体系,精准分类汇聚住建行业企业、人员、项目、信用、设备、房屋等基础数据,四大板块主题数据,工程项目审批、建筑市场监管、城市运行管理等专题数据,按照“一数一源”原则,打通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供给渠道,实现全区住建领域核心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与初步融合。
三是实施数据高效安全共享。建立数据统一共享门户,厅系统对内对外共享数据全部依托统一共享门户进行数据交互,上线可共享数据资源 256 项,其中共享发改、公安、人社、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其他部门数据 85 项,大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有力支撑了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办理,在牵头负责的 5 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中,共减少证明材料 59 项,平均压减审批时限 20 个工作日 ;60%的建筑从业人员资格审批事项,实现资料“零提交”。
三、夯实“图”的支撑,筑起数字孪生城市新基座
“图”的应用为住建行业数据管理赋予新的生命力,将成为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的重要数据底座。去年,利用部里回流自治区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数据成果,基于“天地图”搭建了全量建筑白模、重点区域三维精模和重点建筑 BIM 模型的房屋建筑“一张图”,全区 308 万栋房屋建筑、3700 公里市政道路、3368 公里供水管道、426 座市政桥梁实现“落图 +赋码”,并发放全国统一“数字身份证”,构建了“图形 + 属性”管理模式。
一是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制定印发《自治区房屋建筑数据库更新技术导则(试行)》等制度规范,全区所有新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全部自动“落图 + 赋码”。一个工程项目从图审阶段起,各项审批数据就通过工改审批系统自动落在住建“一张图”上,随着项目的推进,后续审批信息和建设管理数据也实时更新到该项目图斑上,实现项目审批、建设、验收阶段全流程数字化落图管理。目前已在“一张图”中更新 3226 栋新建房屋信息,逐项对接建筑市场管理数据。
二是全量摸排既有建筑。今年 5 月—7 月,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各市县发动 1.4 万名工作人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全口径、全要素房地产市场调查,共调查房屋 468.2 万套、4.9 亿平方米,全面摸清我区房屋底数。此次房地产市场摸底调研,是继 2020 年全区房屋建筑普查之后首次开展的大规模房屋调研活动,全量收集全区房屋基础数据,构建形成全区房地产基础数据库,为“一张图”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数据来源。
三是拓展“一张图”应用。住建“一张图”已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房地产市场调查、城市危旧房和城乡自建房排查整治等信息系统提供底图支撑,正在推进在城市更新、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还将探索其他领域更为广泛的应用。
四、突出“智”的驱动,激发“数字住建”新动能
人工智能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传统业务结构布局与行业生产方式,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安排部署,重点从 4 个方面探索住建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一是行业知识智能问答。谋划构建住建行业知识图谱,形成完整的全区住建行业知识库,提供包括住建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等全方面知识支持和个性化服务。
二是政务事项智能审批。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质效提升,在工程项目、企业资质、从业人员、公积金等审批服务中,探索引入“智能服务”,提供边聊边办、辅助审批、智能核验等服务,提升群众办事体验,减少人工审核工作量。
三是安全风险智能辨识。探索在“智慧工地”、瓶装液化气监管、“完整社区”等业务应用场景中开展视频流异常行为智能监测,实现风险精准识别与智能预警处置。
四是重点数据智能分析。利用大模型,高效开展数据汇聚、治理、分析和共享应用,支撑重点领域数据智能化分析,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探索构建“数据立方体”,推进多维度数据智能分析,辅助科学决策。
五、紧盯“用”的成效,开创行业治理新阶段
系统的价值在于“用”,应用成效将是检验“数字住建”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尺。在工作推进中,我们秉承“数字化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数字化”理念,努力将工作流程植入系统模块,并在使用中不断修正完善,助推业务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是政务服务质效显著提升。数字技术推动政务服务方式发生重构性变革,不仅仅是改变了政务服务业务流程与形态,更对提升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满足民生需求具有意义。在工程项目审批上,以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全国试点为契机,构建起“六个一体化”项目审批改革推进体系。利用数字化手段全面推进建设项目开工等“一件事”审批流程再造和集成服务,为企业办事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建设项目开工平均提速 40% 以上。在住房公积金服务上,通过全区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全区统一事项清单、操作规范和数据接口标准,推动公积金业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已实现 34 项公积金业务线上办理,占业务事项总量的 83%,其中 13 项业务实现了“跨省通办”。在保障性住房管理上,实现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分配等流程的线上化和智能化,对保障房房源信息、入住情况、租金收缴等进行实时监测管理,收集全区 18.58 万套公租房数据,通过对接“我的宁夏”APP,实现公租房申请、配租、缴费、投诉、退出等工作全程“掌上办”。
二是行业监管模式逐步重构重塑。在住建行业的两大业态领域,也在积极探索打造数字化监管新模式,助力提升行业管理效能。在建筑市场管理方面,依托全区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服务平台”,完整收录全区建筑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工程项目、特种设备等信息,打造自治区级、市级、县级、企业级、项目级五级贯通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以数字化手段推进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将施工现场监管、安全生产考核、个人从业行为与企业诚信分值挂钩,现场管理和市场活动挂钩,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等领域形成强力约束,推动建筑市场秩序根本性好转。在房地产市场管理方面,建设“互联网 + 智慧房产”系统,提升房地产市场运行数字化监管能力,通过跨部门行业数据共享,推进房屋交易网签备案与相关联业务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截至 2025 年 8 月底,“互联网 + 智慧房产”系统共登记全区楼盘 13.1 万栋 ;商品房网签备案业务 142.24 万项,办理存量房网签备案 29.43 万项 ;累计对 1859.32 亿元房产交易资金进行过程监管。
三是安全生产“技防”能力持续增强。把燃气安全监管作为重中之重,上线运行“全区瓶装液化石油气全链条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构建“五库一链条”监管体系,收录全区 21 家气瓶充装企业、3 家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录入气瓶 46.79 万只,录入用户 42 万多户、从业人员 654 人、运输车辆 337 辆。通过数字化管理,基本实现来源可查、充装可控、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目标,有力整肃了瓶装液化气经营市场。银川市哈纳斯燃气公司建设集场站管理、生产运营、安全管理(应急预警)、客户服务、营销与工程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一体集成的智慧燃气系统,配套数字化管网 GIS、统一调度、大数据平台等核心基础,构建“一图概览、全局感知、实时调度、快速响应”的高效燃气安全生产运营、应急调度处置体系,有力保障燃气安全。中卫市投资近 7000 万元,建设城市运行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布设 2479 套物联感知设备,覆盖市辖区 300 多公里燃气管道、厂站、阀井和调压箱(柜)等,实时感知城市燃气基础设施运行状态,达成全面监测、早期预警、高效处置的平战结合应急能力。
四是“智慧住区”建设加快推进。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完整社区档案库,推进与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以此为基础重点打造“安全进社区”“服务进社区”“文化进社区”3 类数智化场景,实施居民小区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目前,全区已有 35 个试点社区安装“完整社区信息化平台”,覆盖住户 15 万户。逐步扩大“完整社区”信息化平台覆盖范围,有力助推“智慧住区”建设。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下一步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划定了任务。在未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仍将是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住建行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数字住建”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宁夏住建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字住建”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安排部署,紧扣行业实际、突出地方特点,以“新城建”为引擎打造高水平数字住建,以数字住建为牵引推进更高水平住房城乡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沈爱红)
摘自 《中国建设信息化》总第2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