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监管局:健全完善内控制度体系 着力提升财政监管科学管理水平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1日 08:13
青岛监管局:健全完善内控制度体系 着力提升财政监管科学管理水平
为深入贯彻财政部党组决策部署和部内控委会议工作要求,青岛监管局认真落实常态化内控制度完善机制,组织全面梳理修订三级内控制度,扎紧扎牢制度笼子,为财政监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内控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青岛监管局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将其列为年度内控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局内控委多次专题研究内控制度建设情况,深刻认识到随着财政监管职能持续深化、监管领域不断拓展,监管局原有内控制度需适应新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要求全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履职风险、提升管理效能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内控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落实常态化内控制度完善机制,作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决策部署、保障财政监管工作依规有序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系统推进内控制度“废、改、立、留”工作。对新增监管事项、业务流程不够完善、防控措施不够精准、风险点不够明确等情况,及时查缺补漏,有的放矢修订完善制度,将内控要求深度融入业务全流程,实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为全局高质量履行监管职责、防范廉政风险与业务风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筑牢根基。
二、压实责任,明确各内设机构的职责分工
结合局内控委、内控办、各处室工作职能和人员调整实际情况,制定内控制度修订工作方案,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合理分工、有序衔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局内控委负责领导内控制度“废、改、立、留”工作,审定新制定、修订、废止的各项内控制度。局内控办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承担制定方案、细化分工、汇总审核、统一格式、规范表述、文字校对以及内部控制操作规程报批印发等工作。各处室对各自负责的内控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征求意见,做好业务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报批印发。
三、逐项梳理,做到各项职能、各级制度全覆盖无遗漏
按照全面覆盖、务实管用的工作理念组织开展。一是对照财政部授权和相关制度规定,从内部控制操作规程、业务和内部管理制度、标准化工作规程三个层级,逐项梳理、研究提出“废、改、立、留”计划,新增4节、修订8节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并对附表审核事项清单同步进行修订;新增16项、修订15项、废止30项业务和内部管理制度;新增2项、修订1项、废止5项标准化工作规程。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梳理财政部巡视、经责审计指出的内控及其他方面问题反映的内控缺陷,针对性地健全完善内控制度,长效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效能;认真落实财政部新授权监管事项和新提出的工作要求,及时补齐制度空白,实现业务开展与制度保障的无缝衔接,如细化涉企检查工作流程等。针对内设机构职能划转、职责边界调整的新情况,明确职能调整后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协同机制和工作流程。三是落实政治监督工作要求,将机关党建工作纳入内控制度体系,在内部控制操作规程中新增2节机关党建工作内容,梳理完善10余项党建、廉政建设管理制度,做到内控建设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
四、狠抓执行,推动内控要求真落地见实效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局内控委要求各处室切实将内控制度从纸面规定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内控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全流程各环节。一是深化学习掌握,筑牢执行基础,确保“心中有数”。各处室将三级内控制度作为日常履职的操作手册和工作指南,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结合业务实际与岗位职责,精准掌握工作要求、核心流程与关键控制点。同时,对照内控操作规程全面梳理现有业务流程,查找潜在风险点,进一步健全针对性防控措施,为各项业务流程戴上“安全帽”、系好“保险带”。二是强化检验监督,以穿行测试验证内控成效,确保“执行到位”。上半年组织各处室开展了内控交叉检查,重点核查制度执行、流程合规、风险防控等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完成整改落实;下半年将聚焦关键业务流程,组织开展内控穿行测试,全面检验内控措施在实际业务中的运行有效性,及时发现执行偏差与漏洞,形成闭环管理,持续提升内控执行质量。三是加强考核评价,压实执行责任,确保“落地见效”。将内控制度建设、执行等情况纳入各处室综合考核工作中,进行排名通报,做到奖优罚劣。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推进内控要求落实到位。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