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监管局:凝聚思想共识 聚焦主责主业奋力谱写财会监督新篇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09日 08:47
四川监管局:凝聚思想共识 聚焦主责主业奋力谱写财会监督新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精神和财政部财会监督专项行动部署,四川监管局坚持政治引领,聚焦财政监管主责主业,加强“一盘棋”统筹部署,推动财会监督工作提质效、谱新篇。
一、坚持强引领、建机制,提高政治站位,筑牢财会监督保障体系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财会监督的政治属性,注重建机制、抓队伍,筑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常态化监督保障体系。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求全局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从讲政治高度认识、研究、推动财会监督各项工作。二是注重统筹谋划,完善责任传导机制。成立财会监督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牵头业务处室,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坚持川藏一体,科学统筹监督力量开展好财会监督专项行动。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抽调精干力量组建财会监督检查队伍,注重青年干部“选育管用”,以监管“实战”提升能力,淬炼党性。坚持外勤队伍临时党支部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监督”双轮驱动,提升财会监督队伍战斗力。
二、坚持抓主责、强主业,维护财经秩序,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聚焦财会监督主责主业,紧扣重点领域,严肃查处违规违纪事项,坚持以查促改,切实维护财经秩序,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和属地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聚焦财税政策落实、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抓好增发国债资金、税收征管等重点工作,紧扣目标任务,持续传导监管压力。二是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加强对财经领域公权力的制约监督,围绕财政运行分析、部门预算监管、转移支付监管等主责主业,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有机结合,加强日常动态监控,增强专项检查针对性和穿透力,使财经纪律真正“长牙带电”。三是规范会计评估行业秩序。加强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代理记账机构等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进一步强化备案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坚持聚合力、织密网,创新监督方式,构建协同监管工作格局
积极探索机制创新,运用数据赋能、联合监管等手段,织密协同监督“一张网”,规范检查程序,提升执法检查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一是探索“智慧监管”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会计评估监督检查综合平台、财政运行分析评估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开展数据分析,增强信息化监管水平,提高利用大数据开展工作的本领,提升监管效能。如,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各市(州)区(县)财政运行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波动。二是强化联合监管,汇聚监督合力。加强与地方财政、税务、审计、金融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与行业协会、地方主管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协同监管等机制,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监管格局,形成监管合力。三是规范检查程序,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内控管理,树牢法治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检查工作,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优化检查程序,推动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现场监督与非现场监督有机结合,做到有的放矢,提升现场检查成效。
四、坚持重闭环、提质效,督促督导整改,深化财会监督治理效能
坚持闭环管理理念,贯通全过程监管链条,督促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强化监管成果应用,不断深化财会监督效能。一是健全通报移交线索机制,完善整改责任链。及时向被检查单位通报检查结果,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同时,完善线索移交机制,向相关部门及时通报,联合推动整改问责,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纠偏促规范作用。二是持续跟踪整改情况,督促整改落实到位。灵活运用监督手段,通过监管意见函、约谈等方式,督促被检查单位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通过退回资金、修订制度等方式督促整改,健全长效机制,并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督促整改到位。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化监管成果运用。立足财会监督职能职责,聚焦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建议,促进财政体制改革,深化财会监督治理效能。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