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河北监管局:紧扣“严、新、准、实”四字诀 扎实做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9日 08:52
财政部河北监管局:紧扣“严、新、准、实”四字诀 扎实做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
为精准把握地方财政运行走势,提升财政监管效能,河北监管局认真落实部党组关于“加强、聚焦、优化”的工作方针,紧扣“严、新、准、实”四字诀,以严格的管理、创新的思维、精准的监管和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为地方财政平稳健康运行筑牢保障。
一、“严”字当头,强化规范管理
将加强财政监管推动中央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稳步推进常态化、系统化动态地方财政运行监管机制建设,不断提高研究新形势、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一是在制度执行上,严格对照财政部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地方财政运行实际情况,细化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二是密切追踪有关地区财政运行情况,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出“短期补短板、长期强根基”的务实建议。三是在整改环节,实行台账式管理,对相关问题分类建档,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通过电话督办、现场督导等方式,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以全过程严格管理保障分析评估工作质量。
二、“新”字为要,持续推进创新
将财政运行监管机制建设作为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抓手,主动适应财政监管新挑战,积极创新监管新模式,为分析评估工作注入新活力。一是加强数据画像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省相关数据资料库,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做好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通过序时对比、横向比较、偏离分析等方法,总结属地特点,对重点地区开展“精准画像”,针对地方财政运行现状及变化趋势,详细了解相关数据变动背后的原因,分析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二是健全内外协调机制。建立外部定期会商机制,推进基础数据互通、监管成果共享,实现数据的全方位采集与分析。建立跨处室协同工作机制,统筹各处室资源,强化监管线索共享,从多视角对地方财政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三是提高重点分析质量。完善重点地区联系点制度,动态更新监测名录,将重点地区动态纳入监测范围,结合地方产业周期、政策落实进度情况,及时核实了解数据变动成因,推动县区财政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三、“准”字为纲,深化精准监管
聚焦提升征管质效与兜牢保障底线两大核心,以精准监管为支点,加力做好财政收入执行监管和基层“三保”工作监督,确保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高质量完成。一是在收入征管上突出精准把控,深化与税务、海关、地方财政的数据共享联动,构建收入动态监测体系,定期跟踪税收入库进度、非税收入变化趋势,精准识别有关情况,推动财政收入征管质效精准提升。二是在“三保”监督上强化精准研判,紧盯政策落实,以预算编列为起点实施全链条精准监管,督促地方财政严格审核“三保”预算编列,细化民生支出结构。同时,建立库款动态监测台账,加强基础管理。三是在处置整改上构建精准闭环,建立“分析研判+跟踪监测+督办处置”闭环管理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有关情况并查找原因;加强预算编列执行监督,对收支变化等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第一时间提示地方并上报财政部。同时,动态调整监管重点,筑牢安全底线。
四、“实”字托底,确保工作成效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质效的内在动力,推动分析评估工作成果落地见效。一是坚持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围绕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员深入区县、乡镇,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查看项目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分析评估数据真实可靠、结论科学准确。二是注重成果转化应用,针对分析评估中发现的普遍性趋势,及时形成专题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助力地方财政运行提质增效。三是深化“追踪回访”机制,对整改工作落实进度开展常态化回访、下发督办提示函,以全程紧盯的力度保障工作落地见效,推动筑牢地方财政持续健康运行根基。 来源:财政部河北监管局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