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安徽监管局:“五坚持”“五强化” 持续推动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4日 08:34
财政部安徽监管局:“五坚持”“五强化” 持续推动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安徽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全国监管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强、聚焦、优化”六字工作方针,通过“五坚持”“五强化”,推动中央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统筹部署,把稳预算监管“方向盘”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途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深刻领悟部门预算监管在推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二是强化使命担当。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属地就近优势,统筹谋划,为预算审核、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决算审核、银行账户管理等核心业务画好时间表、路线图,主动围绕部门预算监管重点,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等调研,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谋划制定“畅通三条主线、强化三大业务、健全三项机制”的总体思路,精心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指明监管方向、明确监管重点、优化监管方式,加强年中调度和年终总结复盘,不断推进部门预算闭环监管。
二、坚持人才优先,强化队伍建设,锻造预算监管“生力军”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青年干部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优势,鼓励青年干部参加青年学堂、支部课堂、财政监管讲堂等活动,让青年干部轮流担任讲课人、分享心得体会,同时积极参与“根在基层”、回乡调研等实践活动,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将青年干部放在重大检查、重大任务中,如在专项检查核查等重点工作中让青年干部挑大梁、担重任,在锻炼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和斗争本领。三是推动联合培养。通过培训授课、参加监管工作、建立交流学习机制等方式在预算单位培养一批懂法规、业务强的预算资产财务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帮助预算单位提升内部监督和管理水平。
三、坚持精准高效,强化机制创新,完善闭环监管“全链条”
一是提升系统思维。将实有资金动态监控、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监管成果纳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报的预算管理闭环监管系统内,加强各环节工作的联动,形成管理的螺旋提升,不断推进完善全链条闭环监管。二是加强内部控制。全面梳理和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简便高效易行的“5311”工作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驻皖中央预算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通知》《驻皖中央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监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通知,不断推动预算监管工作流程规则化、规则制度化、制度科学化。三是注重分类施策。分析研判属地预算单位特点,探索开展分层分类监管;紧盯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典型性、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开展专项监管;围绕预算管理改革开展政策落实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四是深化数据赋能。利用好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各监控模块、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积极探索“大数据+财政监管”路径,坚持“线上+线下”“日常+专项”相结合,加强数据分析,提升监管精度。
四、坚持协同发力,强化资源整合,织密预算监管“协作网”
一是压实预算单位主体责任。通过业务指导、中央预算单位管理培训班、现场政策宣讲、定期或者不定期通报等方式,持续督促预算单位履行好预算执行和内部监督主体责任,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请示汇报。进一步畅通请示报告渠道,在日常监管和专项工作中,加强与财政部相关司局的请示汇报,保障预算监管各项工作在落实财政部决策部署上不偏向、不走样、能落地、见实效。三是加强协同监管。积极构建协同监管机制,加强与不同监管单位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协同,如与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建立银行账户管理联动机制,夯实银行账户管理效能;常态化派员支持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地方预决算审核工作,加强中央预算单位全口径预算监管。
五、坚持成果运用,强化整改落实,释放预算监管“强动能”
一是加大惩处力度。对监管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加大处理纠偏力度,通过采取约谈、发函、通报等形式,督促相关单位立行立改,切实严肃财经纪律。二是推动系统整改。充分发挥二级预算单位牵头作用,发现问题后督促其在系统内全面自查自纠,深挖背后预算编制、内部管理等深层次的原因,做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由表及里,不断推动预算单位构建长效机制。三是加强调研实践。发挥贴近基层单位的就近优势、全过程监管的整体优势、调研分析的就地优势,聚焦财政部财政科学管理综合试点要求和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摸实情、查实况,进一步找准问题、剖析根源、建言献策。
来源:财政部安徽监管局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