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监管局:强化制度执行 推动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18日 08:17
安徽监管局:强化制度执行 推动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安徽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情”的理念,强化制度执行、聚焦强化日常管理和有效盘活资产,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一、完善制度体系,筑牢资产管理根基
局党组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提升资产管理效能的关键抓手,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提供坚实保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系统学习宣贯国务院《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财政部《关于强化制度执行 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的通知》等文件,通过专题培训、案例解析等形式,确保干部职工准确把握国有资产管理要求。二是推进完善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制定出台《财政部安徽监管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围绕“保障履职、配置科学、使用高效、处置规范”的目标,明确职责分工,细化配置程序,规范处置流程。三是完善专项管理办法。针对公务车辆、公有住房、电子设备等重点资产,分别制定专项管理办法。对公务车辆实行“四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险、维修、加油),有效降低单车年均费用。明确计算机配置标准、管理职责、使用规范,提升计算机使用效率。通过分类施策,实现精准化管理。
二、落实资产盘点,确保家底清晰准确
资产清查盘点是构建规范化资产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安徽监管局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工作,系统梳理、交叉核验,确保账实相符。一是全面开展实物盘点。成立资产盘点工作小组,制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采取“以账查物、以物对账”方式对全局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清查,重点核查资产数量、使用状态、品牌规格等信息,同步更新使用人、存放地点等基础数据。二是科学实施分类管理。按照存放地点、资产类别等对局国有资产进行分类登记,准确掌握在用、闲置资产数量,建立分类管理台账。将资产细分为办公专用设备、房屋构筑物、其他资产等4大类10小类,加强精细化管理。三是完善信息系统。利用电子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每件资产生成特定条形码粘贴至实物,录入资产实物照片、特定型号、存放地点、使用人等信息,实现在手机移动端即时查找固定资产。确保资产信息系统的即时性、准确性。
三、注重日常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效果
安徽监管局强化制度执行,使用相关软件对局国有资产实行在线管理及动态监管,推动资产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日常管理全链条覆盖。建立“预算—资产”全链条联动机制,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关键环节和日常维护调剂管理,严把固定资产配置“入口关”和固定资产处置“出口关”,建立资产动态数据库,落实“一物一卡一码”管理制度,完善账务核算与实物管理双轨并行的监管体系,为优化在用资产管理、盘活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价值提供保障。二是日常管理抓重点。标准化配置,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办公设备配置标准,建立“需求审批—存量核查—统筹调配”三重管控机制。共享化利用,推行非涉密设备跨部门共享机制,建成办公设备共享平台,非涉密网打印机、一体机等以处室为单位联网共享。绿色化运维,合理控制机关运转需求,宣传节水、节电、节纸、节能的绿色办公理念。三是管理责任到人。构建管理责任体系。办公室负责全局资产管理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同时明确资产使用人的责任,持续健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层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机制。
四、推动资产盘活,提升资产使用效能
安徽监管局聚焦资产效能提升,强化资源配置优化与存量挖潜双轮驱动,实现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一是加快处置无效资产,分步推动资产更新。2024年,在系统梳理资产台账的基础上,分两批对超使用年限、无维修价值的资产进行报废处置,在规范资产登记同时,提升房屋使用效率,为办公设备迭代升级预留政策空间。二是进行办公用房及公有住房维修改造。建设职工活动室,优化会议室,对老旧无维修价值的座椅、窗帘、音响系统进行更换,提高办公用房使用效率。对公有住房进行维修改造,加强宿舍管理,改善无房职工居住条件。三是加强资产维护。对办公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延长资产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益。针对局办公家具使用时间长,且多数在用的特点,对办公家具进行现场维修,实现办公家具维护全覆盖。在办公用房维修改造过程中尽量使用闲置办公家具,实现物尽其用。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