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海南监管局:六个方面用力持续推动 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提质增效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6日 08:03
财政部海南监管局:六个方面用力持续推动 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提质增效
保障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财政监管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近年来,海南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落实财政部党组关于监管局履行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相关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就地就近优势,从六个方面用力持续推动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积极引导全局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讲政治贯穿到财政监管工作全过程,切实发挥财政监管职能作用和就地就近优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努力提升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水平。提升履职能力。立足财政监管职能定位,结合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积极发挥属地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思考谋划,不断提升履职能力,高质高效开展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
二是健全制度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制定操作办法。研究制定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操作办法,细化监管内容和方式,明确职责分工,保障工作有序开展,明确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和主要分析方法,细化全流程的工作操作指引和具体要求,为分析评估工作开展提供操作指引和基本遵循。推动联合监管。与海南省财政厅、省税务局、海口海关及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等单位联合制定地方财政运行联合会商机制实施方案、重点市县监测联系点制度实施方案等,形成纵横联动、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共同分析研判全省财政运行趋势。
三是加强协调联动,凝聚监管合力。做好请示汇报。加强与财政部相关司局联系,及时动态了解当期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重心和政策口径,对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财政部请示汇报。推进信息共享。积极推进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主动加强与财政、税务、国库、海关、统计等部门沟通联系,定期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提炼,更加全面和系统地研判属地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强化内部统筹。合理调配全局监管力量,加强处室间沟通协调,定期交流推送地方财政运行发现的问题等情况,强化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与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等工作的有效整合和有机融合,合力做好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
四是开展“立体画像”,精准分析研判。开展“立体画像”。根据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重点和海南实际,共设置财政收入稳健指数、支出效率指数、风险管控指数、管理质量指数等4方面12项指标,建立财政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对海南省所辖18个市县财政运行情况进行“立体画像”,分析研判各市县财政总体情况和短板、不足,推动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突出“重点画像”。针对存在收支矛盾突出等情况的市县开展“重点画像”,并通过预警、提示、现场核实等方式督促地方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基层财政管理。
五是优化方式方法,完善监管机制。实施线上监管。重点依托财政部相关业务平台开展常态化线上监管,围绕财政收支、“三保”执行、暂付款消化、债券资金使用、库款保障水平等核心指标变动情况,分析评估各市县财政运行情况;针对异常数据变动,精准锁定问题类型,通过电询、函询等形式进行核实确认,摸清真实情况。加强走访调研。结合重点市县名单和线上数据分析结果,确定重点调研对象,细化调研内容和关注重点开展实地调研,直面基层财政面临的各项问题,准确了解掌握地方财政运行实际情况,及时排除隐患。
六是强化成果应用,推动问题化解。及时反映成果。根据掌握的财政经济数据,对日常监管和专项核查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及时形成财政运行分析评估报告和各类专题信息、调研报告等上报财政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为上级部门全面掌握基层情况,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部分上报的专题信息被财政部办公厅、预算司和海南省政府办公厅采用,获得领导批示。督促整改落实。强化闭环管理,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做好登记,采取现场督导、发送关注函等方式督促做好问题整改,并持续动态跟进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推动化解深层次难点、堵点问题,有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财政部海南监管局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