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财政部安徽监管局:一围绕两聚焦四突破为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30日 08:06

财政部安徽监管局:一围绕两聚焦四突破为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来源:财政部安徽监管局

  安徽监管局在近年来的属地中央单位预算监管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部署要求,紧密结合部门预算监管实情和属地经济发展要情,围绕一条主线、聚焦两个重点、聚力四方面突破,持续为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一、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系统谋划、扎实推进部门预算监管工作,始终围绕闭环管理这条主线,加强对监管业务的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将各项具体工作纳入预算、资产、绩效、财会监督四个监管板块,分别按照编报审核、执行监控和结果评价三个链条,主动夯基础、补短板和强弱项。同时,根据财政部具体业务授权和改革要求,综合采用审核审批、评估评价、监控跟踪、调查研究等多种监管手段,不断推进对属地中央单位预算、资产、绩效、财会监督的全覆盖、全链条、全流程式监管。在推进过程中,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研究、及时引导、深入思考、系统推进,主持研究的《构建监管局部门预算闭环管理模式框架的思考和建议》获得财政部“三优”评比论文一等奖。坚决贯彻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为我局部门预算监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和科学化赋予了新动能。

  二、聚焦两个重点,突出服务大局抢先机

  一是主动提高政治站位,把贯彻落实党中央过紧日子要求作为当前部门预算监管工作的主基调。从严从紧开展预算审核、织牢织密执行监控网格、规范银行账户资金管理、持续打通资产监管链条、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有效方式、不断充实财会监督内涵,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融入到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连续三年对属地中央行政参公单位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先后四次召集属地中央预算单位进行专题座谈,既交流经验做法,又反馈存在问题,更探讨改进方法。同时还分别从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建立过紧日子常态化机制、加强财会监督三个视角对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1篇专题材料上报中办、国办,1篇调研报告被全国财政监管会议作为交流材料,3篇调研报告分获财政部“三优”评比调查报告二、三等奖,《中国财经报》三次对我局相关监管工作进行了报道,财政部办公厅、政研室先后到我局开展专题调研。谋划早、行动快、抓主线、促延伸,为我局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抢得先机。

  二是主动对接属地经济发展新局,把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作为提升部门预算监管质效的增长点。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物质研究院、合肥国家实验室等一批国家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核聚变堆、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积极支持安徽省国家科技创新型省份及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以高质量的监管工作为属地开创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服务支撑。优化审核流程,对列入安徽省“十四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和大科学装置建设资金支付审核,做到“只跑一次路、审核一日毕、手续一回清”;加强事前指导,与科研人员近距离对接,确保国家和省级共建重点项目新增科研设备购置申报真实准确、按需配备;主动跟进调研,发挥参谋作用。局党组集体深入学习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研究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局领导深入高校、科研院所了解国家和安徽省支持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后的反响,持续跟踪政策的贯彻落实,并及时向财政部、安徽省政府报送情况。局主要负责同志挂帅,跨处室联动,先后四次开展对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专题调研,调研对象涵盖高校、科研院所,延伸到相关企业、地方科技、财政等管理部门以及部分市场化投资基金,其中:大科学装置建设运维的专题材料得到了财政部科教文司的充分肯定,在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局主要负责同志所作的关于提高政府服务科技创新精准度的发言,引起了安徽省委领导的高度关注。此外我局还利用服务“两会”代表委员的平台,向属地高校、科研院所“两会”代表委员当面征询意见建议,并专门与“杰青”、“优青”、长江学者等中青年科学家交流研讨,面对面介绍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政策,探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有效途径。结合上情,联系省情,主动作为,全面履职,为安徽局在就地落实中央科技创新战略上抢得先机。

  三、聚力四方面突破,深化职能转变谱新篇

  一是在党建和业务融合上求突破。突出政治统领,实现目标融合。坚持从政治上明大局、看问题、干工作,把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部门预算监管的实践中,在完成重大工作和急难任务中提高政治能力;紧密联系实际,实现学用融合。紧密结合预算监管工作,将财经知识、政策形势、业务技能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深度融合,坚持学习内容有关联、主题选择有意义、交流研讨有成果;推动内建外联,实现资源融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与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开展联学联建,通过开展多样活动共同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增进部门预算监管共识,促进预算管理政策有效落实;丰富组织生活,实现载体融合。创建“党建和业务学习专题融合”的品牌,结合业务工作开展“新职能、新思路、新作为”、“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服务科技创新”等多项专题学习研讨;聚焦家风建设,实现生态融合。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加强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两个重要抓手。鼓励党员干部涵养优良家风,把家庭建设成为干部履职尽责的坚强后盾。上述做法被安徽省直工委列入第一批“领航计划”示范品牌。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从增强政治“三力”上,为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注入新动能。

  二是在提升监管层次上求突破。把履行属地部门预算监管职责与贯彻落实重大财税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在疫情防控期间,持续跟踪中央支持疫情防控各项财政政策在属地中央预算单位贯彻执行情况,及时搜集整理属地外贸进出口、复工复产复学和涉及疫情防治科研攻关进展情况,向财政部提供第一手资料,1名同志被评为财政部抗疫先进个人;把履行属地部门预算监管职责与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属地部门预算审核等工作中,密切关注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各地财政应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补助资金纳入年初预算编制范畴的建议被财政部外网刊登;把履行属地部门预算监管职责与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对预算单位存量资产资金的日常监管,通过银行账户年检摸清各单位实有资金收支存情况,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实时监控。通过决算审核建立各单位存量资产台账,并充分运用到部门预算和资产新增处置等审核工作中,从压减预算、规范支出上倒逼预算单位推进财政资源统筹;把履行属地部门预算监管职责与全面强化财会监督结合起来,主动开展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调研,广泛征求属地预算单位对新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意见建议,积极探索“双分录、双报告”制度在预算监管工作中的运用等。通过拓宽监管视野、提升监管层次,不断为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注入新动能。

  三是在创新监管方式上求突破。建立属地预算单位监管信息库,搜集整理了2018年以来各预算单位预决算和资产报表、银行账户年检材料,分行业分类型分单位建库建台账,全面掌握预算单位的预算资产财务状况,为监管工作实现由审核审批型向综合监管型转变夯实基础;探索网格化的监管工作运行机制,将内部分工由单纯的按监管事项分工调整为按行业单位和监管事项相结合的分工模式,促进内部运行机制由点线型向网格化转变,推动监管工作有分有合、有集有聚,既抓住重点,又不留死角;持续推进大数据监管,定期对各单位各行业预算执行数据进行分析,并与以前年度和同类型单位相比对,及时发现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不仅使日常监管有了重要抓手,同时在完成重点项目时也有数可查、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如在京外单位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审核决算工作中,就通过大数据监管的方式核减补助资金过亿元;深化服务内涵,推动监管前移。两次向预算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各单位在加强财会监督、业务培训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实际需求,为改进监管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搜集整理近年预算资产财务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汇编成册,送制度上门。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管理问题,以提示函或建议书的方式,督促单位从制度上和机制上予以完善。在预决算审核前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重大政策出台后,主动到系统性单位按需求、分层级、有重点的宣讲政策、掌握实情、明确要求、提出建议。通过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不断为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注入新动能。

  四是在健全监管机制上求突破。与二级预算单位搭建协同监管的平台,与税务、海关、气象等系统性单位定期反馈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的措施和方法,落实整改的意见和要求;推动建立与其他部门监管联动的平台,主动对接人行等监管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属地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预算单位、经办银行进一步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工作,全面掌握账户资金收支结余情况,扩大账户管理的功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预算单位的监管信息资源,推进大数据监管工作在管理和监管两个层面的应用;探索构建与地方财政、科技等主管部门协作交流的平台,选择与地方关联度较高的推进科技创新、疫情防控等共建共治项目,推进信息互联、工作互通、资料共享、成果共用。通过加强横向交流,搭建协作平台,不断为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注入新动能。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3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